透視法的反璞歸真

喬托在〈逐出阿雷佐魔鬼〉一畫採用透視法寫實,試圖描繪現實建築開始,文藝復興時代的繪畫可說是致力追求三度空間於二度空間合理化的歷程。將立體事物彩繪在平面的牆壁、畫布,安布洛奇歐.羅蘭哲提在〈善政〉裏採取了截然不同的數個視點,站在不同的角度描繪建築物;儘管如此,他們在視點上顯得雜亂無章,仍是在力求寫實上留下遺憾。至少,他們的大膽嘗試,讓後來的達.文西有了全面且具整體性的透視法,以〈告知受胎〉為例,他混用大氣透視法、直線透視法,製造出許多消失點,還能給人一種和諧感。但是,這些透視法是多角度的觀察事物,往往帶給人們一種立足點或是視點的混淆;即使是同一個視點,也受到取景角度以及所觀察事物之間的距離產生所謂物體比例的扭曲形變,而這個扭曲有時存在、有時卻不存在……。

  正因為這些視點是透視法的必要條件,連達.文西都稱之為「窗口」的重視討論,巴洛克時代自是相當重視此課題。從杜勒在畫作裏頭正要實踐這個課題的時候,卻找到了反響。杜勒似乎更著重於「反透視法」,亦即建築物、標誌、碑銘處於垂直狀態時,對於觀察者的我們來說,觀察的相對位置差距愈高,就會產生一種反透視法的效果,也就是事物在某個高度以上就不再受到視點的仰角而縮小,甚至沒有消失點,反而會如實體一般等大地存在於觀察點的視者。這個理論與達.文西所撰寫有關透視法的理論截然不同。不過,這個不同代表著他們在合理三度空間的意見不同,畢竟他們都承認用眼睛糾正它們。到最後,線條形式、大氣等透視法,漸漸被明暗色調所取代,成為巴洛克時代的基調。


風景畫的創造

  以風景為主體的繪畫,在文藝復興時代之下是少見的。往往在優美風景之前、當中會擺放著畫家所要描繪的主體,所有的畫面就被這萬綠叢中一點紅的紅給吸引過去,忽略了作為襯底的綠。然而,純粹以風景為主體的繪畫型態卻要從文藝復興時代晚期走進巴洛克時代初期這段期間內才算是真正的開端。杜勒〈卡魯全景〉,是不得多見的幾幅早期風景畫作之代表。真正以「純風景」作為藝術主題的發源地,是在今日的荷蘭,也就是當時法蘭德斯畫派的北方到日耳曼的地區。今日的荷蘭與比利時原屬同一個西班牙王室管轄,被統稱為法蘭德斯,但是在宗教改革的時候,荷蘭以鮮血抗爭,求取了新教的獨立性,於焉,新教鼓勵著當地畫家遠離聖像的素材,使得繪畫題材投入民間生活。

  之前西班牙或羅馬教會中斷了創作的自由,如今他們在面對上至上流社會、下至中產階層的需求,靈感不再被拘束,因為大家希望畫家們用他們所摯愛的荷蘭風光來裝飾家園,也因此,畫家的靈感來自於土地、氣候和宗教等多方面。在社會需求與題材解脫束縛的客觀條件下,創作風格朝向風景油畫發展是水到渠成的。而這裏頭代表著巴洛克風格的風景畫家有所羅門.范.羅伊斯達爾(Salomon van Ruysdael)〈河上風光〉(View of the River)、林布蘭(Rembrandt)〈石橋風光〉、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日落的風景〉等


重視自然生物的題材

  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抱持著一股無比的好奇心,期盼著對大自然一窺堂奧,並刻畫了人類與動物之間的關係,而動物的裝飾特性,使得牠們不再被當作是道德或神秘的象徵;況且,動物解剖同人體解剖的研究日益發達;又由於畫家在承襲自然主義的精確神韻,以及科學方法之後,對於動物描繪更加寫實。如:比薩內羅(Antonio P. Pisanello)〈騾子〉、杜勒〈兔子〉、烏切羅〈聖喬治和龍〉中的騎士所騎的馬。

到了巴洛克時代,受到法蘭德斯畫派的影響之下,題材增加了農場裏的動物、中產階層與商人的寵物,特別是在狩獵變成一種普遍風行的運動之英格蘭地區,馬和獵犬成為重要的繪畫題材。魯本斯和林布蘭這兩位巴洛克時代的重要畫家都曾經畫過獅子、象和老虎;由於歐洲人將薪拓展的世界視野反映到畫作上,多半是以活潑自由的線條來構成,具有一種對原野的幻想。如:魯本斯〈獅子〉(Lion)、魯本斯〈臨摹牛的習作〉(Study of Cows)、林布蘭〈休息中的獅子〉(Lion Resting)等。


仔細觀察這些動物的模樣,隨著文藝復興的尾聲,矯飾風格的巴洛克來臨,漸漸地誇大了形象、扭曲了比例,一如魯本斯〈列馬公爵騎馬像〉裏的馬匹與人比例不太合乎實情,且馬鬃茂密過於平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R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